(资料图)
刘裕是南北朝时期的大军事家,也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。他虽然是西汉皇室的后裔,但是出生于东晋时期,家境寒微。刘裕投军以后,凭借过人的勇力(在《资治通鉴》中记载,刘裕曾经一人追逐几千叛军)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屡立战功,受到东晋朝廷的重用。刘裕先后消灭孙恩、桓玄;在北伐中取得前所未有的战果,不断收复晋朝的北方失地。与此同时,刘裕的权势也如日中天,在时机成熟以后篡晋改宋,开启南北朝时代的帷幕。 刘裕堪称雄才伟略,不世出的军事奇才;在政治上削弱门阀世家的影响力,发展生产、重视教育,使刘宋国力强盛。但是正因为他的安排,南朝宋后来发生巨大的政治动荡。刘裕留给太子刘义符四位辅政大臣,而刘义符继位仅两年就被这四个人联合杀死。刘裕在病重的时候,告诫刘义符:"檀道济有才干无大志,容易驾驭;徐羡之、傅亮二人忠心耿耿;谢晦机敏多变,容易摇摆不定。"为了防止子少母壮,刘裕还特意下了一道手诏,将太后临朝的路堵死。刘裕死后,刘义符继位,即宋少帝。徐羡之、傅亮、谢晦留在朝中辅政,檀道济领兵在外。两年之后,被刘裕认为"无异图"的徐羡之、傅亮首先决定废掉刘义符。二人安排邢安泰和潘盛为内应,邀请檀道济入京控制局面。谢晦也同意这个决定。于是在一天早上,檀道济和谢晦引兵攻入皇宫,徐羡之等人紧随其后。此时刘义符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大祸临头,还在与人玩耍消遣。叛军杀掉刘义符的侍卫,没收皇帝印绶,将其囚禁在吴郡的金昌亭。之后为了斩草除根,顺理成章地拥立新帝,徐羡之命令邢安泰杀掉刘义符。刘义符年轻力壮,挣脱控制逃到门口,结果被人用门关打死,年仅十九岁。 这四个人虽然有弑君之嫌,但也算是事出有因。刘义符贪图享乐,穷奢极侈,生性残忍,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。四人是开国元老,深知创业的不易。再加上北方政权对南朝宋形成的巨大威胁,不得已废掉刘义符,立刘义隆为帝,即宋文帝。但是这四个人的下场都不算太好。徐羡之、傅亮、谢晦受到刘义隆的猜忌,以弑君之罪处死;檀道济功高盖主,被刘义隆的弟弟刘义康设计杀死。 参考文献:《宋书》
标签: